招黑体质开局修行在废土_第1170章 百密一疏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1170章 百密一疏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boqugew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这两艘星舰是在汇合前,就彻底火暴火乍了,也就是说,当时的小型舰是无人驾驶状态。



无人驾驶的攻击舰,竟然能对己方造成如此大的杀伤,这说明了什么?



说明中控系统肯定有庞大的算力支撑,而且反应速度绝对不慢。



至于说是不是存在强大的人工智能?这并不好说,可能性有很多。



但是可以肯定,能够研发出如此强悍的无人星舰,对方的科技水平绝对不低。



军方和异管部对帝国的科技水平了解很多,高层也知道存在数据战舰和无人星舰。



他们非常确定,这种水平的无人星舰,远远超过了已知的帝国科技。



照此推理,那两艘星舰的背后,是一个非常强大的神秘势力。



这样的势力,还拥有一些其他的底牌,也很正常吧?



他们想过“近地跃迁”的可能性,不过总觉得……还是有点太高端了。



但是临时使用手段破开空间壁垒——这个可能性是客观存在的。



站在整个帝国的科技上来看,“跃迁”的本身,其实也算是破开空间壁垒的一种形式。



只不过跃迁是短暂地破开,很快又回归了,仅此而已。



如果有人能变相破开壁垒,但是无须着急回归,可不就能借此逃脱?



那样的话,连“近地跃迁”的相关顾虑,都可以暂时放到一边。



当然,能做到这一点也相当不容易,只是这种可能,理论上是存在的。



这个猜测依旧不是特别现实,但是再拓展一下呢?



要知道,对方的星舰可是从能量束中冲出来的!



在此之前,星舰是主动进入能量束,然后跑出来的,还是说……本来就在能量束中?



只不过因为空间壁垒遭遇实质性破损,所以借机冲出来了?



各种猜测都很天马行空,高估了对手,但是这些猜测加在一起,居然能勉强自圆其说。



再说了,此前为什么会失败?可不就是因为己方对对方的估计,略微有点不足?



异管部提出这样的猜测之后,不管是军方和官府,竟然无人反驳。



官方甚至表态:这艘连级舰,不排除是属于反叛势力的可能性!



反叛势力……说得低端一点是抵抗者组织,高端一点的话,没准是其他国家!



既然可能是帝国管辖范围外的势力,某些方面有些不为人知的创新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



三方迅速地达成了共识:必须动用一切力量,挖出可能潜逃的对手。



当然,话说得有点冠冕堂皇,至于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,只有他们自己才知道了。



不管怎么说,三方意见一致,就组成了联合执法的舰队,开始到处搜寻可疑星舰。



也亏得是曲涧磊找到不祥之舰,并没有用了多长时间,否则很难说会发生什么事。



此后不祥之舰一路低调撤离,也真的做对了,三方撒出了大量星舰和人手来寻找线索。



找来找去,排除掉一些嫌疑舰只之后,大量的小型探测器,被搜寻人员观察到了。



这些探测器里,有些是不祥之舰用来搜寻曲涧磊三人的,也有是探查后路的。



更有一些,是此前不祥之舰为了自保,特意释放出去观察周边的。



这些探测器播撒出去,就不可能再回收,能量耗尽之后,就是太空垃圾了。



问题在于,不祥之舰播撒的探测器实在有点多,而且这么微型,也有点鬼鬼祟祟的。



搜索的星舰如果只发现一两个探测器,估计也不会怎么在意。



但是各支搜索队搜索到的探测器足够多,而且型号相对固定!



等到微小的中继器也被发现几个之后,三方高度重视这个情况!



中继器都是很简陋的那种,一看就是用来应急的,临时在太空里传递信息。



要知道,在帝国的公共空间里,不允许民间私下组建通讯网络。



那么,什么人才会如此使用中继器?



逐渐的,疑点都被集中到了某一艘或者某几艘“幽灵船”上。



这才有了舰队衔尾直追的一幕。



亏的是三方打扫战场、做出判断和广泛搜寻嫌疑舰只,花费了一些时间。



否则的话,不祥之舰可能更早就被盯上了。



这支追踪的队伍相当庞大,足有十余艘主力舰,还有科考舰以及众多的小型舰。



这些时日搜寻下来,消耗掉的人力物力是海量的,三方的压力也逐渐在增加。



但是异管部铁下心思要追踪了——这是他们唯一挽回面子的机会。



(本章完)



第1170章 百密一疏[2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