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颂_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:儿臣见过父皇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:儿臣见过父皇[1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boqugew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萧敬奉旨去探视太子和方继藩。



远远就闻到了一股肉香。



他咽了咽口水,待有人引他进去,便被这一片狼藉的场景惊呆了。



一个大铜锅,里头是红油,红油还在翻滚沸腾,牛肉的香味从里面散发出来,让人垂涎欲滴,一旁是几碟小菜,方继藩夹着肉,往朱厚照的碗里塞,朱厚照高兴得手舞足蹈,谦虚的表示老方你自己吃,不要客气。



方继藩侧目,看了一眼进来的萧敬。



萧敬觉得自己眼瞎了。



他就不该这个时候来。



他尴尬得不得了。



可太子和方继藩,却一丁点都不觉得尴尬,方继藩道“萧公公啊,来做什么?”



“奴婢奉旨。”萧敬眼睛便故意落在别处,心里默念,咱没看见,咱没看见,说到奉旨的时候,双手朝宫中方向拱手,继续正儿八经的道“听闻太子与齐国公患病,特来探视。”



“噢。”朱厚照架着脚,口里咀嚼着肉,含含糊糊的道“就说本宫现在正在食疗,并没有什么大碍,过了十天半月,病也就好了。”



萧敬“……”



方继藩笑了笑道“萧公公,我看你气色不好,这是肾虚的征兆,要不要也来治一治?”



“不,不了。”萧敬忙摆手,挤出一丁点笑容“奴婢……奴婢要去还旨。殿下,齐国公,你们好生调养,奴婢……奴婢有事……有事……”



说罢,人已逃之夭夭。



“这狗东西。”朱厚照一副不满的样子“没见过世面。”



方继藩乐乐的笑道“萧公公还是实在人,殿下就不必和他计较了,京里近来作坊到处燃煤,空气也不好,四处都是煤烟味,萧公公年纪大了,对他的身子骨不好。臣为了萧公公操碎了心哪,黄金洲的空气就很香甜,若是将来能把萧公公送去黄金洲,让他颐养天年……”



朱厚照咕哝道“你现在怎么张口闭口便是黄金洲。”



方继藩便一副嘿嘿笑的样子,人生最得意之事,不就是把人送去黄金洲吗?



这个道理,太子殿下不懂。



…………



此时,弘治皇帝伏在案上,脸色铁青。



他现在不能久坐,坐的久了,便觉得腰酸背痛的厉害。



年纪大了啊。



因而,让太子登基的念头,越发的强烈。



只是……看着诸多奏疏,大多都是为江南士绅鸣冤,廷议还未开始,风暴就已来了。



这些奏疏,既不敢埋怨皇帝,又不敢指斥太子,却是直接将矛头指向西山钱庄。



这其实可以理解,毕竟……此事是西山钱庄一手包办的,对于江南士绅别离故土的凄惨控诉,经了这些臣子们的书写,格外的渗人。



这些文字之中,竟颇有几分靖康之变之后,金人强制迁徙北宋王公的惨状。



弘治皇帝看得气闷。



里头的话里话外,都指责西山钱庄。



可谁都明白,西山钱庄是镇国府下辖,镇国府又是谁领头的呢?下这一道旨意的人,又是谁呢?



百官的怨愤,弘治皇帝是可以理解的。



有抱怨,也是正常,甚至弘治皇帝想到这无数的士绅迁徙,若说没有血泪,弘治皇帝自己也是不相信的。



大明自诩天朝上国,乃是天下最富庶之地,却也将这天下其他各处,视若蛮荒之地,从富庶的江南,迁往蛮荒之地,与土人混杂而居,这……日子能好过吗?



弘治皇帝的脑海里,顿时想起了一群士绅吃糠咽菜,一个个穿着兽皮的样子。



只是,此乃国家大策,关系到的乃是大明万世基业。



群臣的反对,让他既是愤怒,又有些担心。



他不怕自己驾驭不了群臣。



可是自己的儿子,即将登基,太子能驾驭得住这些人吗?



若是不能让百官心悦诚服,那么……太子又该依靠什么人来治天下呢?



弘治皇帝浑然忘我,手不由自主的磕着案牍,打着节拍,双目显得呆滞,陷入了沉思。



此时,萧敬蹑手蹑脚的进来“陛下……”



“啊……”弘治皇帝抬头,猛然回神,接着皱眉道“太子与齐国公如何了?”



“他们……在治病。”



“真病了?”弘治皇帝双目之中,掠过几分焦虑。



他还以为是假的呢!



萧敬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,他既不敢欺君罔上,可又发现这事儿没法说。



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:儿臣见过父皇[1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