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颂_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:好太子与坏太子 首页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:好太子与坏太子[2/2页]

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:[ 新笔趣阁] http://m.boqugew.cc/最快更新!无广告!

可这话,弘治皇帝可以说,弘治皇帝甚至还可说太子是个逆子,是个畜生,可并不代表别人可以非议。



弘治皇帝目光落在远处,似乎那书生被拿住后,其家人却哀嚎起来,闹得惊天动地。



其余的百姓,指指点点,有的露出忌讳莫深之色,有人露出恐惧,有的却是拍手叫好。



弘治皇帝坐在官帽椅上,只略一沉吟,看了方继藩一眼“京师还有儒生吗?”



这话……倒像是责怪的意思。



方继藩略显尴尬。



弘治皇帝轻描淡写道“果然非卿之家事,就不太上心了。”



方继藩“……”



这啥意思?



说不是我方家的事就不上心?



莫非是说,姓方的都被我方继藩一网打尽,可这儒生的事儿………却还有这么多漏网之鱼,还怪得我来?



方继藩幽怨的看了弘治皇帝一眼。



弘治皇帝又感慨道“不过是个腐儒,若是与他计较,反而显得小气了,将此人叫到御前来吧。”



萧敬点头。



片刻之后,那江文便被押了来。



江文方才骂得快意,可是现在则显得极惶恐,心知自己大限已至,又听到妻儿的哀嚎声,此时再没了方才的傲气。



到了御前,低垂着头,瑟瑟发抖的拜倒在泥地里,不发一言。



弘治皇帝看他一眼,慢悠悠的道“卿何以放出如此狂言?”



江文的纶巾已失落了,披头散发,听到这平和的一问。



同时耳边听来有人报数“三百斤……”



已是三百斤了。



可江文一点心思都没有,他稀里糊涂的道“学生……学生……不过情难自己。”



“情难自己?”弘治皇帝凝视着江文,冷冷道“定是心里一直这样的想吧。”



“不是……是……不是……”



“到底是还是不是。”弘治皇帝的声音里带着严厉。



江文此时,悲从心来。



想到自己寒窗苦读这么多年,好不容易有了个功名在身,四书五经早已读通了,可天下却变了,他泪流满面的道“学生只是认为,太子殿下不该如此不务正业。”



弘治皇帝皱眉道:“太子关心农耕,也是错的吗?”



江文心里依旧有着惶恐,但还是抖着身子道“千金之子,做不垂堂,太子之尊,怎么可以关心这些细微之事,太子农耕,于天下有何益处?学生不才,却也颇晓几分道理,陛下……臣非议太子,自是万死,只是……只是……”



“太子农耕,于天下有何益处。”



弘治皇帝喃喃的念了江文这句话。



他不禁道“这些话,你身边的人也都是这样想的,是吗?”



听着弘治皇帝的问话,江文瑟瑟发抖,他并不算什么坏人,对于太子,也没有什么怨恨,不过是出于自己的理解而已。



他想了想,终还是点了头“大抵如此。”



“你们希望的太子,定是要知书达理,和你们一般,能够出口成章,还能够礼贤下士,对于你们甚为敬重。”



弘治皇帝的声音倒是平和起来,江文的心也渐渐定下来,至少皇帝没有声色俱厉的喝问,他战战兢兢道“历来的贤明天子,不都是如此吗?陛下读史,读资治通鉴,哪一个有为之君不是如此呢?学生和许多的同窗,同年还有亲朋故旧,翻阅史册,不曾听说过,有醉心农耕,而有益天下者,农耕,小术而已,并非是什么大学问,虽农为本,可农的根本之下,是千千万万个农户,方略上而言,重视农桑,对于国家有莫大的好处,可若是效仿农户去耕种,却是不值得提倡。”



江文开始侃侃而谈。



毕竟……他心里有许多的想法。



方才的恐惧渐渐的消失不见。



他想一抒自己的情怀,这算是身为一个读书人的老习惯了。



……



“四百斤……”



当念到了四百斤的时候……



周遭的人群,开始耸动起来。



若是晒干了,这也有近三百斤了。



这已是肥沃的稻田的产量。



可现在……看样子,似乎收割还在继续……



人们突然开始意识到……这一次……让这么多人来观摩收割,并非只是大家来凑个热闹这样的简单。



弘治皇帝听着那个数目,也不禁动容。



…………



山上码字环境虽然好,可惜的是上山的几天总会有高原反应,海拔两千多米,更新会有点迟,因为脑子有点晕,码字比以前困难一些,不过慢慢会适应,每天两更会保证的,过几天适应了恢复更新。



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:好太子与坏太子[2/2页]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